气温是影响草种选择的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温度是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植物只有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妨碍植物的生长发育,直至停止和死亡。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称为温度三基点;导致植物死亡的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称为致死温度。不同草种的温度三基点和致死温度不同,适应的气候和地理区域亦不相同,据此将草划分为冷地型、暖地型和过渡带型三类。
(1)冷地型草
最适生长温度15~25°C。抗寒性强,在北方能够安全越过严寒的冬季,在南方冬季低温时依然可以保持绿色、继续生长。但耐高温能力差,在炎热的夏季常出现休眠现象。适宜于黄河以北地区种植。如豆科草种紫花苜蓿、三叶草、红豆草、沙打旺、草木樨、多变小冠花、百脉根、柠条和二色胡枝子等;禾本科草种无芒雀麦、苇状羊茅、老芒麦、披碱草、冰草、羊草、黑麦草、猫尾草和鸡脚草等。
(2)暖地型草
最适生长温度26~35°C。耐热性强,能适应夏季的高温。但抗寒能力差,在南方冬季低温时出现休眠,在北方不能自然越冬。适宜于长江以南地区种植。如豆科草种柱花草、大翼豆、山蚂蝗、银合欢、紫云英、田菁和柽麻等;禾本科草种狗牙根、地毯草、雀稗、狗尾草、象草和苏丹草等。野牛草、结缕草和大米草等亦为暖地型草,但抗寒性极强,也适宜于冷地种植。
(3)过渡带型草
该型草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能够良好生长。由冷地型草中耐热性强的种类和暖地型草中抗寒性强的种类共同构成,如豆科草种紫花苜蓿、三叶草、百脉根、毛苕子、二色胡枝子和紫穗槐等;禾本科草种苇状羊茅、黑麦草、小糠草、鸡脚草、狗牙根和苏丹草等。另外,串叶松香草、聚合草、苦荚菜和苋菜等适应范围很广,冷地、暖地和过渡带皆可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