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碱度和含盐量是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植物只有在一-定的酸碱度和含盐量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过高或过低都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妨碍,直至停止和死亡。
暖地型草种适应酸性至中性土壤,但一般不耐盐碱。冷地型草种适应中性至碱性土壤,并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但一般不耐酸。
我国南方地区土壤多为酸性和强酸性,暖地型草种基本上能够适应,部分冷地型草种也具有一定的耐酸性,如白三叶、百脉根、秣食豆、毛苕子、箭箐豌豆、二色胡枝子、勱草、黑麦草、小糠草、鸡脚草、猫尾草、紫羊茅、華状羊茅和匍匐剪股颖等。
我国北方地区分布着大量的盐碱土地,其中部分重盐碱地,不仅粮食和经济作物不能利用,而且绝大多数草类也难以生长。因此,选择适宜的耐盐碱草种对开发利用盐碱土地意义重大。
耐重盐碱的优秀草种较为缺乏。尽管藜科中耐重盐碱的草种较多,但因生产力低等原因,在农区较少被接纳为栽培草种。较为著名的耐盐碱草种有藜科的木地肤,豆科的紫穗槐,禾本科的大米草、芦苇、结缕草、碱茅和羊草等。耐盐碱能力较强的草种还有豆科的草木樨、沙打旺、紫花苜蓿和田菁,禾本科的芨芨草、苇状羊茅和披碱草等。另外,高粱、聚合草和甜菜等饲料作物也较耐盐碱。